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联工作文联简讯

六安市文艺名家公益讲堂(第七期)——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讲座成功举办!

浏览次数:25 时间:2025-11-19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文赋能、以文兴城,厚植社会经济发展软实力,紧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与供给质量双提升,以文学名家引领品质阅读,全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11月16日,一场兼具文学温度与精神深度的对话在六安市图书馆热烈开启。

图片

著名作家、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携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钱塘两岸》莅临现场,与380余位六安读者围绕文学创作、时代精神展开交流,现场氛围热烈活跃,读者全程沉浸其中,通过阅读探索文学与时代的深厚链接。

图片

此次活动由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六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皖新传媒文化服务总公司联合主办,六安市图书馆承办,活动也得到了浙江文艺出版社、皖西学院文化和传媒学院和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图书馆的大力支持。

文坛名家携力作登场  

  分享创作初心与历程

图片

柳建伟是集作家、剧作家于一身的文坛大家。他的创作兼具历史厚度与艺术张力,其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英雄时代》《突出重围》,电影剧作《惊涛骇浪》《惊天动地》等,曾获茅盾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诸多奖项。活动现场,柳建伟不仅回应了《钱塘两岸》的创作初衷,详解了作品中钱塘江大桥的核心意象、地理历史与风土人情的考据过程,还介绍了小说的整体结构及后续情节发展脉络,让读者对这部文学作品充满期待。

深 度 访 谈 碰 撞 思 想  

解码文学创作与时代价值 

访谈中,柳建伟讲述了自己走访调研、积累创作素材时的难忘经历,展现了对创作的严谨态度。对比小说与剧本创作的异同,他结合二十余年影视创作经验,剖析了两种文体在表达逻辑与艺术呈现上的差异。他强调,现实主义文学唯有始终扎根生活,全方位、多层次地观察和了解人民,精准发现并回应人民需求、为人民服务,才能拥有感动人心的持久力量。

图片

在互动环节,读者踊跃提问,从文学对青年人塑造世界观的影响到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创作应该如何培养自己能力等问题,柳建伟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掌声不断。思想的碰撞与真诚的交流,让读者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作品背后的故事,更收获了关于阅读与创作的深刻启示。访谈结束后,柳建伟还细心与读者签名合影,与大家近距离互动。

图片

听完讲座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的学生谢福园深有感触:“柳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解读现实主义文学,让我收获颇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要铭记革命先烈精神,为热爱的事业全力以赴、真诚奉献。”

下一步,六安市文联将会同市直有关单位,常态化办好“文艺名家公益讲堂”品牌,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出一批彰显时代精神、体现六安特色的精品力作,持续推动六安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