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联工作文联简讯

感悟红色精神 助力文艺繁荣——让红色基因在文艺创作中绽放光彩

浏览次数:158 时间:2025-04-18

编者按:4月11-15日,“红色匠心 薪火陶韵”主题采风创作活动成功举办,采风团深入六安霍山、金寨、裕安,宣城泾县、宁国等地,在霍山县下符桥镇召开了陶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先后参观了六安、宣城两地红色革命遗址和宁国千年龙窑等文艺创作基地及大师工作室,实地感受两地丰富的红色文化、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山水文化。现将采风团成员所思所悟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开四海(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由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宣城市、六安市文联主办的“红星陶韵采风团”活动正式启动。此次采风团汇聚部分在外省发展的安徽籍优秀文艺工作者,以“学习革命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为宗旨,先后走进六安霍山、金寨、裕安与宣城泾县、宁国等地,深入探访百岁老红军的革命故事,实地考察霍山黑陶烧制技艺、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的红色历史,以及宁国龙窑的传统陶艺文化。行程中,团员们被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深深震撼,为家乡非遗技艺的深厚底蕴倍感自豪,一致认为这是一堂融红色教育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行走的爱国课堂”。大家表示,将以此次采风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作品讲好安徽故事,以实际行动反哺家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让红色精神与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孟宪章(六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

4月11-15日,在安徽省民协的指导下,在宣城市文联和六安市文联的支持下,我们开启了红星陶韵采风之行,踏上了红色、绿色、古色三色采风之路。在红色方面,聆听了老红军胡正先的红色故事,参观了金寨红军广场、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坚定了强烈的爱国之心。在绿色方面,我们走进大湾村,看到了大湾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访了六安瓜片核心主产区金寨县油坊店乡,参观了茶园和农产品商业中心,感受到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巨大变化。古色陶艺文化方面,在霍山县下符桥镇召开了陶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参观了宁国陶艺文化展馆和宁国千年龙窑。一路走来所看所闻就是一部红色革命史、绿色发展史、陶文化传承史,感受很深。特别使我感动的是陶艺大师们集体创意,由开四海大师创作的《韶华正红》作品,许成安、喻联民大师亲手制作的紫砂盘作品,李正奎制作的发报机印章等红色致敬礼品大气、美观,意义特别,我要向大师们致敬!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高质量发展信心,坚定了文化自信。

林成余(六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本次“红色匠心 薪火陶韵”采风活动,主要慰问了老红军胡正先同志,参观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旨在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期间还参观了霍山窑和六安瓜片主产区西茶谷。感悟很多,我想今后一定要做好陶瓷守艺人,守住匠心,以陶瓷为载体,创作一些歌领党和人民的艺术作品,助力乡村振兴。

朱大伟(六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参与此次采风,收获满满。在霍山与宁国,黑釉陶和千年龙窑展现出传统陶艺的魅力,指尖触感与窑火记忆尽显匠心传承。金寨红军广场庄严肃穆的红色文化,胡正先老红军的红色故事和谆谆教诲,革命精神震撼心灵。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再现往昔峥嵘。一路所行,是文化与精神的洗礼。

许成安(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这次在六安和宣城两市的文联和民协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红星陶韵”采风,感受很深:洪学智等革命先烈的事迹、李开文的赤胆忠心、胡正先老红军的现场交流、叶挺及新四军的事迹都震撼和激发着我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陶为媒广泛深入地创作更多红色题材的作品,为传播传统文化和弘扬革命精神作出贡献。

喻联民[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探访红军老战士胡正先,听其讲述长征故事:战士们在战友背包上写字识字,冒死保护电台。参观新四军纪念馆,震撼于部队在国民党重围下从9000人血战至2000人最终胜利突围,叶挺被捕后面对酷刑与利诱坚贞不屈。革命者以生命守护信仰的精神及顽强的战斗意志,激励我们将这份赤诚融入陶艺创作,用作品传承红色精神。

张国良(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我在这次“红星陶韵”采风话动中灵魂得到了多次洗礼,有“红色大厨”李开文老同志的忘我奉献精神,108岁的“听风者”胡正先老红军的坚定的革命信仰、勤奋好学的精神,有泾县新四军“抗战到底”的铁军精神等等。受到这么多红色精神的感召,我迸发了创作热情,立志将利用好也需经过烈火淬炼的陶土武器,打开创作瓶颈,使作品得到升华!

李正奎(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活动,整个过程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老红军战士李开文在长征途中,为了保住火种不让雨水淋着,他就把能引火的湿漉的柴草,塞进自己的衣服里,用自己的体温把那些湿柴草焐干,有了火,战士们的生活就有了保障。这一感人事迹也给我在作品创作上激发了灵感。

臧海辞[宁国市工艺美术名人、国家一级(高级)技师]

在“红星陶韵”采风活动中,我们于六安开启红色之旅。在陶文化产业园感受陶艺魅力,在红军广场、大湾村、面冲村,革命历史与乡村新貌带来心灵震撼,革命先辈的精神和乡村的发展活力,让我深感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与老红军胡正先交谈,聆听长征故事,更让我坚定了为国家做贡献的信念。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思,都将融入我的陶艺创作,激励我创作出更具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的作品,以陶艺传承红色文化,展现时代风貌,不负先辈期许。

陈家稳(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

踏入金寨革命老区,瞻仰革命遗迹,感受烽火岁月;参观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追忆抗战艰辛;特别是聆听一百零八岁老红军胡正先同志讲述战争故事,令人动容。这些红色记忆,是革命精神与民族自豪的象征。此次采风,心灵深受洗礼,精神得以升华。作为陶艺工作者,应以薪火传承的匠心创作出更多的红星陶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