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联工作县区动态

冬日寻“芳”黄泊渡——霍邱县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暨文艺名家新店镇采风创作活动侧记

浏览次数:454 时间:2024-12-1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日前,县文联主席王亚带领市县作家协会部分骨干会员到新店镇黄泊渡村开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暨文艺名家新店镇采风创作活动,深挖细探当地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底蕴,助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图片

      黄泊渡村现有14个村民组,1408户,3233人,7739亩耕地。该村位于县城东约八公里处,紧邻城东湖西岸,三面环湖,水产资源丰富。自古以来,黄泊渡为城东湖的一个重要渡口,是霍邱东乡与霍邱县城之间的交通枢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黄泊渡的渡口功能逐渐衰退。现在,黄泊渡与霍寿路有混凝土路相连,交通便捷。该村的西瓜种植、生猪养殖是其特色产业。近年来,在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带动下,该村群众利用靠近东湖的有利条件,发展特色西瓜、葡萄、荸荠、打瓜、人参果、生猪、牛羊等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大力发展七彩油菜油观光旅游业,为助力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注入了动力。

图片

农历大雪节气刚过,冬日的黄泊渡大地另有一番动人的景象。这里车来人往,人欢马嘶,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象,到处都有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图片

“黄泊渡农文旅发展主要定位是发展‘研学游、亲子游、住宿游三大项目,招商引资,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总投资1.2亿元左右……”镇党委副书记徐多军介绍。在黄四村民组的民俗汇项目现场,徐多军副书记继续说到,这里将建设成集文明实践、人才培育、宴会餐饮、婚纱摄影、户外沙滩、水岸咖啡、儿童乐园、野餐露营、水上影院、皮划垂钓、多功能草坪等为一体的“亲子游”“东湖船坞民俗汇项目。

图片

“早观湖景,晚看霞”。在黄五村民组的建设现场,工人在楼房框架上忙碌,电焊的火花闪出炫目的光芒。该项目依湖傍水为淮河民居“少间——烟波渡”,修剪整齐的葡萄架,阡陌纵横的麦苗田,散布其间,焕发着蓬勃的生机。

图片

镇党委副书记徐多军介绍,这个项目集景观庭院、亲水露台、休闲公区、泳池凉亭、多功能等一体,为团建设、政商提供社交、会客、静养等康养地。

      湖面烟波渡,湖岸绿水茶。正值冬令时节,芦花凋零,芦絮像一朵朵白色的绒花,轻微风一吹漫天飞舞,湖面上便漂浮一层乳白色的绒絮。故城东湖也被称为“绒湖”。在黄泊渡遗址,巨大的工程车,将硕大的“黄泊渡”石牌安放在旁边。六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穆志强,霍邱县派驻北京联络处主任、作协副主席夏书阔,兴趣盎然地围绕一周,时而拍照,时而仰望着湖边的芦花,俯看湖边散布的坡石,凝神深思,听着介绍,不时与王亚交流自己的感想。摄影家、霍邱县文旅体育局二级主任科员张玉良则迅速取出“利器”,用摄影家独特视角,摄下难忘的一刻。“这条路修得真快!前几天,这儿还是难行的泥土路!如今,已畅通无阻了!”站在环湖生态绿道上,县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王太贵不由发出赞叹!

图片

“春潮带雨晚来急,湖岸鱼虾船满仓。每当鱼虾旺季,家家捕鱼,户户逮虾……”旁边一位施工的村民兴奋地向来客介绍每年丰收景。

图片

黄泊渡黄老汉制船摆渡的美丽故事,激励后人,一直流传至今。在黄老汉曾经摆渡的黄泊渡遗址旁,县委办行管室主任、作协副秘书长王家南的思绪穿越岁月的隧道,时而感慨万千,时而妙语连珠。

图片

霍邱县作协副主席、秘书长何振群沉浸在湖边的欣赏野花、水草乐趣之中。此时,太阳破雾而出,霞光万道,给冬日的湖面增光添彩,七十年代人工兴建的湖中小岛时隐时现,仿若人间仙境,她不时拿出手机,以其细腻的情感,记录这美妙的一时一刻。

图片

室外寒气逼人,室内温暖如春。花蕊荡漾着绿莹莹的笑脸,枝间悬挂着累累硕果。在盛达果业一排排大棚温室内,正值人参果的盛旺的花果期,粉红中透着绿脉的花朵,珠圆玉润的果实,预示着丰收的盛景,向来宾招手致意。从经济价值来说,每粒成熟人参果市场价在8元左右,在诗人王太贵的眼里,绿叶、花朵与果实,都是一首生命的壮丽诗篇,而别具一格花朵,触动了诗人心灵深处的灵感,不知,诗人又在酝酿下一篇何种惊世大作……种植人参果,是黄摆渡村发展“研学游 ”产业之 一。除此外,该村全区域高标内发展千亩七彩油菜花海、百亩西瓜和葡萄采摘等,开辟农耕研学市场,以传统农耕实践体验、古法榨油工艺体验等互动方式为切入口,规划设计研学教程及内容,激发学生对农业知识学习的兴趣成为田园观赏、农耕研学等体验地。

图片

“黄泊渡先后举办第一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两届黄泊渡西瓜文化旅游节……”。徐多军自豪地介绍,黄泊渡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做足“农字”底色。通过流转方式,已经将全部耕地以660元/亩标准,采用“企业+合作社+种植户”运营模式,流转给大户企业经营,村民除得到流转承包费外,还可到企业务工,成为职业农民。目前,全村种植黄泊渡西瓜300亩、葡萄60余亩、桑甚20余亩。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利用群众房前屋后闲置地块建设小菜园、小果园等“五小园”种植黄桃近5000棵90余亩,套种黄花菜2万余棵,联合企业回收农户果蔬、促进农民增收,形成“小而美、多业态、低成本、高收入”的美丽庭院经济。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黄泊渡村之所以发展得快,靠的是坚强有力的村党支部班子引领作用。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雍士杰勇于担当,事事率先垂范;黄泊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安徽医科大学卫管学院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曦,在村文旅方面不断加持,摄制的专题黄泊渡专题片,在抖音、腾讯等大媒体平台播放,引起众多围观,并四处奔走,销售农产品,解决了村民医保难题;村乡村振兴副主任靳晓蕾是组织部门选拨的硕士研究生,年轻有为,给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通过此次采风,大家感受到僻于一隅的黄泊渡村的独特魅力,有所思、所悟、所感、所得,触动了内心深处的创作灵感。

王亚表示,通过实地采风,逐步了解到黄泊渡独特风情和特色资源,今后,要持续地组织文艺骨干到黄泊渡采风创作,继续深挖当地人文历史,用文化赋能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霍邱县文联供稿,来源:霍邱新闻网,作者:王兴远)